智能电网设备工作委员会
余热发电龙头中材节能IPO 净利年复合增长率达50%
所属分类:节能减排
来源:中国资本证劵网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日期:2012-03-22

         据工信部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9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4亿吨标准煤左右,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2005年的70.9%上升到2010年的73%左右。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越来越严峻。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继续增加,工业和高耗能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工业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

         随着《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规划(2011–2015年)》相继推出,工信部发布的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明确,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

         在节能减排这样的大背景下,3月16日,监管部门网站预披露了具有节能概念的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节能”)的IPO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作为国内余热发电行业的领先者,中材节能最近三年累计直接投入研发资金超1.17亿元,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专利技术。而与国内同行相比,其在国内、国外的市场份额中均位居前列且业务发展快速,2009-2011年中材节能的净利润年度复合增长率高达49.86%。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化,中材节能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节能技术领先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中材节能拟发行不超过1.09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36亿股,拟募资10.09亿元。

         资料显示,中材节能是从事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核心技术是行业领先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通俗的说,就是在水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将生产排出的大量废气余热加以回收,通过换热装置进行热交换,产生热蒸汽推动汽轮机实现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从而带动发电机发出供工业生产使用电能的技术,整个发电过程不增加任何新的燃料消耗。

         作为新兴技术型企业,中材节能重视科研经费的投入,最近三年公司累计直接投入研发资金已超过1.17亿元。经历多年的技术培育后,中材节能已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专利技术和一系列相关专有技术。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经取得的专利共23项,其中与余热发电相关的专利有12项。中材节能共有31项科技成果通过了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和天津市北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技术鉴定,而公司拥有的“一种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纯余热发电系统”专利更是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优秀奖。

         抢占市场份额

         据招股说明书,由于余热发电行业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行业,存在着较高的准入门槛,因此行业内市场集中度很高。其中,中材节能、海螺川崎、凯盛开能、易世达和中信重工等前五家余热发电工程服务公司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截至2010年11月,按加装余热发电的生产线条数和余热发电机组数量口径计算,行业前五家余热发电工程服务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84%。

         而根据数字水泥网统计数据,在境内,截至2010年11月,国内由公司设计和配套余热发电系统的生产线共计214条,中材节能市场占有率约为27%,在国内同行业中位居前列;在境外,截至2010年末,境内主要余热发电企业在境外已投运及在建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约40个左右,其中中材节能总承包生产线达22条。公司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企业中在境外水泥余热发电市场的龙头服务商。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中材节能在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土耳其、越南、阿联酋、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已与国际或当地知名水泥企业集团陆续签订了17项境外余热发电业务合同,涉及水泥生产线29条,总装机规模240MW,对应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超过18亿元。2009-2011年,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分别为6.31亿元、4.47亿元、4.75亿元,分别占当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7.31%、34.02%、35.86%。

         业务快速发展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化,钢铁、化工等各行业的余热发电市场需求逐步加大,目前,中材节能已在上述行业余热发电技术方面进行了技术、人才、资源的储备,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在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玻璃及其他建材等行业得到成功应用,为公司未来拓展了空间。

         招股说明书显示,在中材节能主营业务分行业统计中,水泥行业由2009年收入8.89亿元升至2011年的11.42亿元,占比却由94.83%下降到86.20%;而新型建材行业收入则由2009年的4088万元迅速增加至2011年的1.26亿元,占比也由4.36%上升到9.52%。

         最近三年,中材节能主营业务也实现了快速稳定的增长。2009-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39亿元、13.19亿元、13.26亿元,年度复合增长率为18.87%;实现净利润分别为9989万元、2.21亿元、2.24亿元,年度复合增长率高达49.86%。

         未来市场巨大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化,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玻璃及其他建材等行业的余热发电市场需求将逐步加大,中材节能未来的发展空间可期。

         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09年末,我国一次能源利用率为30%,仅为日本的1/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存在着巨大的能源浪费。而各工业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其中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即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燃料消耗总量的10.2%~40.2%,利用空间巨大。

         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根据可回收利用余热资源占燃料消耗总量的占比测算,仅2010年度我国产生的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高达3.32-13.07亿吨标准煤,节能市场的潜力巨大。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