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5亿贷款向分布式光伏电站放开!"互联网+金融+光伏”真的来了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日期:2015-07-06

今日(6月25日),“互联网+光伏”金融创新模式大会在上海召开。招行银行和光伏产业互联网平台SOLARZOOM光伏亿家在上海签署了双方两项合作协议:“招商银行与SOLARZOOM光伏亿家战略合作协议”,“招银国际(招商银行全资子公司)与SOLARZOOM光伏亿家股权投资协议”。会上双方推出“光伏贷”,并拟配资5亿专属额度。

协议签署后,全国范围内,凡在SOLARZOOM平台上申请融资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在通过资质审核之后,均可获招商银行五年无抵押贷款。单个项目的贷款额度为50万—3000万,相当于70KW—5000KW的装机量,对应屋顶面积约为1000㎡—10000㎡。

在融资额度方面,记者了解到单户授信申请人的额度为实际安装项目的采购金额的七成,100万元为参考基准,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试点期单项目不超过500万元,需自有屋顶物业,EMC项目需单笔审议)。此外,根据光伏发电的投资回报测算,拟给予授信期限不超过5年的支持。

在信用贷款要求方面,贷款对象须为:在中国注册的工商业企业/项目公司;企业法人个人信用良好;自发自用或全额上网模式;项目安装量在80kw以上;自发自用比例70%以上;电网电价0.7元/度电以上。担保方式为无资产抵押、企业信用、企业法人个人信用(中小企业)。

 招行大胆试水金融创新

融资难题一直制约着我国分布式光伏的发展,而制约银行放贷最大的瓶颈在于“分布式项目太分散”。据了解,由于分布式光伏电站个体分散,且每个屋顶的所有权、经营模式和所处地域的电费补贴不同,给银行成建制进行高效及大规模的投放造成很大困难。

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于分布式光伏电站领域鲜有涉猎。招商银行此次大胆出手,“高额度”、“无抵押”、“全国范围”等一系列关键词相当夺人眼球。

招商银行总行战略二部副部长杜毅在今天中午的媒体访谈中表示,“除了项目过于分散,分布式光伏也不是见效快或暴利投资,要变成有吸引力的生意,商业银行需要控制风险,也需要信息汇总和对称,这时,一个专业化的互联网平台应运而生。”

 首批“光伏贷”五家“尝鲜”用户中,汉能控股集团在列

记者了解到,首批五家“光伏贷”包括汉能控股集团、浙江爱婴时、苏州航天特谱等。

据悉,汉能与屋顶业主签署合同能源管理协议(EMC项目)并作为项目投资方进行融资建设。项目的70%通过“光伏贷”融资,目前通过授信,进入采购实施阶段。

SOLARZOOM创始人刘昶介绍,SOLARZOOM今年分布式电站项目的经营目标是10个亿,即100兆瓦左右的装机量。客户主要来自江浙沪等华东地区,以及一些大企业。他指出,融资建电站只是“互联网+光伏”的冰山一角。一旦抢占入口和流量,在这个细分市场站稳脚跟拥有海量的客户,接下来便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延伸阅读

去年十月招商银行发布的《光伏发电行业信贷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显示,银行介入光伏行业已具有较大空间和前景,招商银行也已经把“光伏电站行业”定为“适度进入类行业”。 (详情见文末)

但在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研究员红炜看来,意见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嫌。意见对贷款对象划分了三六九等:对大型国有电力企业“可作为我行主要的目标客群。”对专业的电站开发商“我行可择优介入……部分客户。”对上游光伏制造企业向下游电站行业拓展,“原则上不介入此类客户”。

“老红有些想不明白,对贷款对象进行分类管理以实现风险控制可以理解,但是对光伏电站的贷款思维,究竟是应该以贷款对象为主要考察标准,还是应该以贷款项目为主要考察标准?意见选择前者的思维值得探讨。”

红炜认为,坚持依据国有还是民营企业性质进行融资标准划分的思维是一种懒惰的思维、过时的思维,在光伏电站投资市场犹是如此。

招商银行:《光伏行业信贷指导意见》

招商银行银信用风险管理部于2014年10月发布了《光伏行业信贷指导意见》,意见认为,银行业介入光伏发电行业已具有较大空间和前景。

文件指出,光伏电站行业定为招行适度进入类行业。综合考虑上网条件、工程造价、股东实力等因素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主流电力企业投资,位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并网型晶硅光伏发电项目,择优支持分布式电站,暂不介入薄膜光伏电站、离网光伏电站、光伏制造企业投资的光伏电站文件对光伏电站行业的参与者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制定严格的光伏电站行业客户准入底线。

 资深专家老红点评:

光伏电站融资应以项目好坏来划分!

不久前老红在《想明白和想不明白的2015光伏产业》一文中,谈到“投融资环境会越来越好”时说过“银行信贷资金早晚会跑步进入”,近两日专业网站即流传着一篇“招商银行《光伏发电行业信贷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很是吸引业内人士眼球。不是老红能掐会算,实在是光伏电站市场的确定性收益诱人,比起战略资本的进入虽然晚了一年多,但银行总还是来了,剩下的是看哪家银行跑得更快。

众所皆知,由于过去的时机把握和艰苦努力,所谓“上游光伏制造企业”实际是由民营企业构成的。本文不想讨论银行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对民营企业的不公平待遇问题,因为这一现象,过去很严重,今后还会有。本文想讨论的是:光伏电站融资,不应以企业性质划分,而应以项目好坏划分.....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

共为您搜索到0条新闻

无匹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