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正全力研发高铁“超级充电线” 石墨烯+铜 为高铁供电
所属分类:技术前沿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记者 袁斯茹
更新日期:2021-09-03

 

 

\

受访者 供图  

飞驰的高铁上,目之所及是车内舒适的环境和窗外快速掠过的景色,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列车上方的接触网导线,而这个接触网却肩负重要职责:为高铁提供电能。

如今我国高铁正向时速400公里迈进,对接触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电性要高,要扛得住日晒雨淋,还要扛得住摩擦导致的高温。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副研究员王鑫告诉深圳商报记者,他们正在研发石墨烯+铜的高铁“超级充电线”。

高铁轨道上方都设置了接触网导线,通过车身上的列车受电弓,将电能从导线接入到车中。

这根导线看似平常,却绝不简单:除了导电性能和耐用程度,在列车时速达到300公里以上时,受电弓和接触网导线摩擦,会产生高温,导线必须在这种高温下保持性能良好。换言之,导电性、柔韧度、硬度和强度缺一不可。

铜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被确定为导线的主要材料之一。由于其强度差,人们又在不断寻找另一种金属来形成优势互补,并最终确定了铜镁合金。

“我国高铁时速马上要达到400公里,这就需要升级版的‘超级导线’,我们觉得石墨烯+铜是很好的解决方案。”王鑫告诉记者。

事实上,业界已开始研究石墨烯+铜的组合。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的超高导电性能,比导电性能之王——金属银还要高出10%,被美国铜协会认定为目前室温测到的、最高导电率的金属材料。

此前中国中车研发出的“超级铜”,正是由石墨烯+铜组成。

不过,石墨烯和铜的“联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何让两者混合更均匀,是难题之一。

此前的研究中,大多用铜粉和石墨烯粉混合,来制备这种新型复合材料。“这是微米级别的混合,虽然可操作性强,但我们觉得还能进一步提升。”王鑫告诉记者。

为此,团队创新性地从铜结晶过程中就开始调控,让两者达到原子、分子级别的混合。大概操作过程为,将石墨烯和铜放进一个有机体系里,通过调控它们的反应速度,让铜均匀地沉积在石墨烯表面。“两者优势互补,能让电子又多,跑得又快,就像电子也坐上了高速列车。”王鑫说。

如今,实验室已完成了样品的制备。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团队还自主研发了一种算法,通过高通量筛选,从不同种类的石墨烯中,找到最合适的那一种。

据王鑫介绍,这种新型复合材料不仅可应用于高铁接触网,还可用于日常供电的电网等多种场景。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

共为您搜索到0条新闻

无匹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