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行业发展的风险因素
第一,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铜、铝是电线电缆行业最重要的原材料,其价格的大幅波动将直接影响线缆企业的利润情况,极端情况下甚至导致企业出现生存危机。
第二,政策调整对供求平衡的影响。我国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国家产业政策的出台以及调整都会对相关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与线缆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主要有电网建设相关规划、铁路网建设相关规划、汽车和先进装备制造及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节能减排类规划,另外还包括针对房地产的控制及保障房建设等政策,这些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但是,由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往往会根据国民经济及行业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这种调整将使得市场的预期供求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线缆行业的发展。
第三,全球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处在复苏进程中,但复苏形势较为复杂:美国复苏疲弱,房产及制造业低迷,而通胀不断走高,目前债务及政府赤字问题又给美国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欧洲债务危机频繁爆发,且通胀高企,经济有走弱迹象,这使得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制定者左右为难;中国相对来说经济增长稳健,但通胀是当前主要问题,在持续的紧缩政策下经济有所走弱,国内线缆企业资金周转紧张,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使本就薄利的线缆行业的生存发展较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
3.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展望
国内线缆企业一方面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又面临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不合理的行业结构,这一矛盾使得线缆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整合需求也日益强烈。
我们认为,今后国内线缆行业将向民营及外资或合资企业方向集中,产业结构在激烈的竞争中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在行业增速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线缆行业销售产值达到7310亿元,2006—2009年期间,行业销售产值复合增长率为26.8%,行业资产总额复合增长率为20.6%。由于支撑线缆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如城市化、电网建设、家电、交通运输等行业,在未来五年将继续稳定增长,同时“十二五”我国GDP增速在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调控下总体增速应低于“十一五”,另外,考虑到目前线缆企业实际上产能已经过剩,主要发展方向转变为行业整合、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故其销售和投资增速将会有所放缓,因此,我们将线缆行业销售产值在“十二五”期间的增长上限估计为20%,其下限估计为2008年至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均值13%。
在产品结构方面,由于“十二五”期间特高压电网的加速建设,高压、特高压线缆的需求增速将大幅提高。另外,随着国内高速铁路网以及大飞机等高端产业的发展,其对特种线缆、导线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不过,目前这两部分线缆主要还是通过进口获得。由于这部分线缆附加值较高,将促使国内线缆企业加大科研力度,向产业链高端挺进,而实现国产化最快的途径就是与国外大的线缆企业合资经营。产业结构的变动必将使产品结构随之发生变化,普通线缆生产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生存压力增大,高端产品在线缆产值中的比重会稳步提升。
电线电缆行业对铜的需求预测
电线电缆行业是国内消费精炼铜的主要行业,通过估算未来该行业对铜的需求对判断整个铜消费的增长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用量
根据上海电缆研究所及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的统计,2009年电线电缆行业铜导体的产量为400多万吨,电线电缆用铜量占国内铜消费量的60%—80%。各类电线电缆产品的用铜量大致为:电力电缆占20%—30%、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占28%—30%、绕组线占26%—29%、通信线缆占5%—7%、其他线缆占4%—5%。在电线电缆中,电力电缆的产量占比居前。
二、未来用量估算
由于无法得到各线缆产品每年的具体产量,故本文采用近几年线缆行业消费铜铝的增速及预估的GDP增速两种方法来估计2015年电线电缆行业对铜铝的消费量,并根据比率法倒推2015年国内各行业对铜铝的消费总量。
2010年及之前的数据为已知数据,其中,国内铜消费量采用CRU的报告数据,铜导体消费量来源于上海电缆研究所及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的统计。从历史数据看,线缆行业铜导体消费量是稳步增加的,但增长速度却是在放缓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线缆的需求大幅增加,线缆行业也随之大幅扩张,但发展到近几年,行业已经出现饱和,其产出增速随之降低,用铜量自然也呈现出类似走势。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电网等行业的投资力度不减,我们认为,对线缆的需求总量将稳步增加。考虑到行业饱和的现状以及近几年实际需求的大量释放,我们给出该行业用铜环比增速2%的低速预期和3.5%的高速预期,在此基础上测算出2015年线缆行业用铜量分别为482万吨和526万吨。
另外,从行业增长角度考虑,“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都与当时的GDP增长率相差不大,为此我们通过假设铜导体年均复合增长率的低值为国家“十二五”设定的GDP增长目标7%,以及我们评估的一个较高GDP增长率9.5%来估计铜导体的未来消费。
在低复合增长率(7%)的情况下,估计2015年铜导体消费量为475万吨,接近于高环比增长率的假设;在高复合增长率(9.5%)的情况下估计值为671万吨。由于这两种预测方法本身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最终预测结果,即2015年线缆行业铜消费量为538万吨。同时,由于线缆行业用铜占全国精炼铜总消费量的比例很大,在60%—80%之间,而发达国家该比率为32%左右。我们认为,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线缆在铜的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会逐步下降,但在“十二五”期间该比率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根据近几年线缆用铜的比率变化假设了一个较高的预期值60%和一个较低的预期值50%,以此来倒推未来铜的总消费量。通过估算,最终求取平均值得到2015年国内精铜消费量将达到987万吨左右,以2009年为起点,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5%。
我们估算了线缆行业对铜需求的未来变动,这种测算方法的优点是基于历史数据和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估算,相对简单直观,缺点也是明显的,即尽管采用了两种方法并采取了高低速率,但增速的设定受笔者对行业理解的深度及对未来发展判断的影响,有一定主观性。更为准确的测算则需要更为详细的产业内细分产品数据,并根据不同细分线缆行业的市场发展设定不同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