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风电是我国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所属分类:行业纵览
来源:中国传动网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日期:2011-08-19
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是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我国政府对外作出的庄严承诺,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在各类清洁能源中,水电的开发目标已经较高,进一步增大水电开发规模较为困难;太阳能发电受技术经济条件限制,所占比重不会有大的突破;受日本核泄漏危机的影响,核电投产容量达不到预期目标。相比之下,风电资源条件好,技术成熟,近年来成本大幅度下降,装机容量成倍增长。因此,大力发展风电既是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15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亿千瓦以上。
“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地区是我国陆地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风电利用小时数高,上网电价低,具备基地式集约化开发的条件。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也较为丰富,但目前海上风电建设成本、运行维护费用都较高。从经济开发的角度考虑,未来我国风电开发应以集中规模开发为主、分散式开发为辅;以陆地风电为主、海上风电为辅。目前,我国已经规划在“三北”地区建设新疆哈密、甘肃酒泉、蒙西、蒙东、河北、吉林等6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我国风电基地所在电网负荷水平低、系统规模小、就地消纳风电的能力十分有限。随着“三北”风电的大规模集中开发,必须加快这些地区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实现“三北”风电在中东部地区消纳,促进大型风电基地的开发利用。“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是我国风电大规模发展的客观要求。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