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2006年中国电线电缆业“为铜所困”
所属分类:行业纵览
更新日期:2006-11-10
“涨”,一个横跨年度的热门词,油价、房价、水价……阵阵“涨声”不停地的刺激着我们原本就不坚强的心灵;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尚未来得及呼吸新鲜空气,整个布线行业就陷入了“为铜所困”的境地。

    铜价依然高位运行

    从去年开始,铜价的一路飚升,就让整个布线市场陷入一片“为铜所困”的恐慌境地。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的资料显示,2006年上半年,国际市场铜价势如破竹,连破5000美元/吨、6000美元/吨、7000美元/吨和8000美元/吨关口,实现了“四级跳”;而在国内市场,1~5月份上海市场价格从4.6万元/吨一路上涨至8万元/吨,6月份受LME铜价下调的影响,国内铜价才跌落至5.7~5.9万元/吨。过后的2个月时间里,国内铜价一直在此价位上下波动。

    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的电线电缆行业,肩负着为电力通信两大国民经济支柱行业配套的职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主要原材料,铜的价格及供求变化对整个电线电缆行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了解,网线价格也随着铜价的疯涨而一路攀升,国际品牌如安普、康普、西蒙等都从过去300多元/箱的价格涨到目前的700多元/箱,而国内品牌如TCL、大唐、同方等则从过去的200多元/箱涨到最高峰的600元/箱上下,目前回落到500多元/箱。

    线缆企业面临三大问题

    就铜价上涨对于电线电缆行业的影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一位相关负责人用“空前”二字来形容当前电线电缆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他指出,目前电线电缆企业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已经签订的合同,有的已经执行,有的尚未执行,这些合同将给电线电缆企业造成巨额亏损。

    二是所谓“闭口合同”。这样的合同,需求方不承担任何原材料涨价的风险。由于生产上的特点,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从投标、中标,到组织原料、生产和交货,周期从一两个月到24个月不等。由于时间太长,期间材料的价格风险是任何企业都无法承受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签开口合同,原材料价格上涨10%就要调价,以弥补价差。”该负责人说。但是,国内的用户由于是寡头垄断,因此合同文本完全是甲方说了算。而且,一旦中标,就得执行合同,否则就会被列入“黑名单”,遭到封杀,在一定时期内--至少1年不得参加投标。这也是电线电缆企业纷纷“跳火坑”的原因。

    三是付款方式不合理。目前国内一般仍为1-8-1的付款方式,甚至还有1-4-4-1的,这就给生产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增加了额外的难度。事实上,付款方式不合理,再加上原材料的涨价,已经使不少行业企业的流动资金大大缩水,企业财务管理更加困难。

    线缆企业该如何应对

    铜价强势提升,对此,国内众多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何以应对?

    2005年我国电线电缆企业总数已达2824家,中小型企业占行业总数的90%。铜价持续在高位徘徊,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小型企业,他们普遍存在流动资金短缺、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劣势,生产经营更是举步维艰。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

共为您搜索到0条新闻

无匹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