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博弈明白无疑。因此,在中央不刻求“十一五”开门红并且一再提醒防止投资过热的情况下,今年1到7月经济发展热度令人始料不及。联系7月26日国务院电话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了宏观调控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结合8月15日总理办公会对内蒙新丰电厂项目事件的严肃处理,应能看中央的对新丰电厂项目采取的“点杀”,旨在威慑地方政府,显示了维护中央宏观调控权威性的决心。 然而仅仅理解为维护中央的权威性可能还远远不够。试问,为什么在许多行业都存在严重违规建设新项目时“点杀”指向了电力行业?为什么是内蒙的电力行业?为什么又是内蒙的新丰电厂?为什么此次把当地的首号行政人物物明令处分?也就是说,这次中央政府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所选择的时间、行业、地点、企业和人物的针对性也是我们更应以关注和分析的内容。 从选择的时间上看。中央是在市场手段、法规手段之后才被迫出手的。中央先收紧银根、地根,最后才对典型事件予以行政处理。遵循了先市场、法规,后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做法。 从选择的行业上看。中央在2004年对江苏铁本事件作了严肃处理,当时钢铁行业“最热”,铁本是最有代表性的典型。同样,今年中央对新丰电厂做出严肃处理,也是因为从2004年以来电力行业无序投资严重。发改委数据显示,2005年批准新建电厂的总装机容量为6000万千瓦,而实际开工的发电厂却达到了1.8亿千瓦,违规开工达1.2亿千瓦,是批准开工项目的两倍,违规投资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按照一些电力专家的预计,若不限制电厂建设,到2007年电厂建设过剩的矛盾就会有所凸现。8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以“特急件”发布的《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中,电力就被摆在第一位。 从选择的地区来看。地方投资已成为推动新一轮投资扩张的主导力量,地方政府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显而易见。根据发改委数据,在清查的新开工项目中,约40%的项目存在违规现象,且主要集中在地方项目上。今年1至5月的12个产能过剩行业新开工项目数量和计划总投资中,地方项目分别占94%和86%。今年上半年完成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地方项目投资比例高达89.6%,较去年继续上升。 从地方项目情况看,又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中央加强了对西部农业、能源、交通、水利以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支持,政策上是向中西部倾斜的。内蒙古已连续几年GDP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36.2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3.5%,在西部地区居于首位。其中,电力工业投资更为强势,全区电力和热力生产供应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3.04亿元,同比增长104.8%,是全国同期电力投资增长速度16.3%的6.4倍。内蒙古全区违规建设电站规模高达860万千瓦,相当于整整14个新丰电厂的规模。 不仅如此,内蒙古能耗增长比GDP增长更快并且环境污染比较严重。2005年,内蒙古每万元GDP综合能耗2.48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1.22的2.03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内蒙古是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的变迁事关国家生态安全。 因此,内蒙古成了被调控的重点对象,这实际上也是对投资高增长中西部地区的一个警告。因为该区域目前采取的发展方式不完全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另外,内蒙古地区在全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即使调控对其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较大,也不会对国家整个经济造成大的振动。 从选择的具体对象看。新丰电厂项目集中体现了中国对投资的调控中所能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一是2004年3月18日违规开工;二是不符合环保程序要求;三是在被发改委叫停后仍加紧施工并发生了重大人身死伤事故;四是有当地政府的支持。总结起来这是一个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没有经过环保程序,在国家一再警示存在无序投资的电力领域,违规开工且造成了重大人身死伤事故的项目。这恰恰成为“点杀”的典型。而这个“点杀”也正是中央在宏观调控手段上所采取“经济的、法律的和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中行政手段的具体体现。 从选择的企业性质看。本次处理的新丰电厂属于国有企业,而2004年处理的铁本是民营企业。在当时,钢铁业的投资中国有民营都相当活跃,但仅仅对铁本的“点杀”使不少人认为民营企业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因此,中央政府这次“点杀”新丰电厂,不仅表明是对投资最为火热且具有垄断优势的国有电力行业进行“修理”之外,实际上也使人们联想到此次政府的调控,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做到了一视同仁。再结合此前发改委在清理整顿新开工项目时所参加的大量法规依据,我们不难看出,政府行为是在力求依法调控和依法行政。 另外,2004年以来,在总投资中,虽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比重在持续下降,但投资增长却有较明显上升。特别是在一些资本密集型行业(如电力、钢铁等),国有企业的投资冲动更为明显。这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空间。 从被处分的人物来看。中央政府对新丰电厂的惩处比“铁本”事件更要严厉,突出表现在对内蒙自治区领导人直接点名处分。而对铁本事件的处理并没有直接对准省部级领导。这显示出中央推行官员问责制的决心,以维护政令畅通、确保宏观调控取得成效。 从以上分析看出,中央政府对新丰电厂事件的处理有明确的内存逻辑。针对过热行业,选取典型企业,处理首要人物,既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权威性,又给明了宏观调控的具体方向,可谓一石数鸟。 不过,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清晰的逻辑指向能解决中央政府所担心的投资增长过快等一系列问题吗? |
从新丰电厂事件看宏观调控的逻辑指向
所属分类:行业纵览
更新日期:2006-08-31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