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电力工业发展状况及中尼合作机遇和建议
所属分类:行业纵览
更新日期:2006-04-27
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东南部,尼日尔河中、下游,南濒几内亚湾。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复杂多变。尼日尔河从西北流向东南,入几内亚海湾,境内全长1400公里。沿途纳索科托河、卡杜纳河、古拉拉河、贝努埃河等支流组成稠密的河网,水量大,利于灌溉、通航和发电。同时,尼日利亚石油探明储量340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187万亿立方英尺,煤炭探明储量30亿吨,资源丰富,质量高储量大,为其发展电力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尼日利亚电力工业主要资源是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煤炭资源仍待开发。尼日利亚民选政府上台以前,电力工业极其落后,基础设施匮乏,人为破坏和偷盗现象严重,加之军政府统治期间电力投资有限,导致尼日利亚电力工业极其脆弱。以奥巴桑乔总统为代表的民选政府执政以来,为改变其电力工业落后的局面采取了诸多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积重难返,尼日利亚电力工业在一时期内仍是阻碍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一、尼日利亚电力工业发展现状
尼日利亚现有8个发电厂,其中5个为天然气火力发电厂,3个为水力发电厂,均建于1990年之前。殖民统治期间,尼日利亚曾建立了两个煤炭热力发电厂,但自从其发现石油天然气资源后,煤炭热力电厂便被闲置,电力设施严重老化和失修,直至停产。目前,尼日利亚全国电力供应全部靠仅有的8个发电厂维持。以奥巴桑乔总统为代表的民主政府上台后,决心以市场为导向、私有成份为主导,恢复和发展尼电力工业,并将供电率由1999年的34%提高到2003年的60%,同时建立若干个330KV、132KV、33KV线路项目,修复和新建若干个变电站(所),优先考虑和解决供电严重不足、电压不稳等问题。但由于其改革心切,严重触及了既得利益者,加之某些改革措施缺乏实际等种种因素,改革进程受到很大阻力。直至奥巴桑乔2003年第二届总统连任成功后,其改革措施才逐步得以贯彻实施,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由于尼日利亚电力工业基础落后,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和改变其电力工业现状仍存在着一定难度。虽然尼日利亚政府采取多种改革措施,其设备使用率仍不足一半,电力工业的发展仍然十分落后。主要表现在:
1、电力生产和输送能力低,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
迄今为止,尼日利亚没有电力设备生产能力,在电力设计、设备采购、工程施工、检修维护、运行管理等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仍严重依赖外国承包商。长期以来,尼日利亚发电设备主要来自德国、瑞士、美国和日本,全国发电设计能力共计5900兆瓦,实际发电量约3000兆瓦,扣除输电过程中的损耗,实际送电量仅为2300兆瓦,而市场需求量为5000兆瓦-6000兆瓦,仍有2700兆瓦-3700兆瓦近一半多的需求缺口,使尼日利亚全国仅有不足50%的人口能够享受到供电服务,实际电力用户不足400万个,造成电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成为阻碍尼日利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由于供电紧缺,尼日利亚大部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97%以上的制造商不得不自备发电机发电。据尼日利亚制造商协会透露,尼日利亚制造商对公共电源以外的电源依存度达70%。《尼日利亚制造商协会2003年工业园区电力供应调查报告》显示,尼日利亚工业园区电力供应也并不令人满意,工业园内企业使用公共电力平均为40.56%,其余的59.44%电源只能靠自备发电机发电。例如,奥贡州2003年7月至12月从尼日利亚供电局获得的电源平均仅占22.3%,而77.7%的电源靠自备发电机发电。尼货物集散地、商业、贸易、文化的中心城市拉各斯,从尼日利亚供电局获得的电源也仅为48.56%,而51.8%的电源靠自备发电机或其它途径获取。卡诺州2004年5至6月从尼日利亚供电局获得的电源仅占28.38%,71.62%的电源从其它途径获取,平均电能损耗率为17.18%。联合国工发组织报告显示,尼日利亚国家电网发电成本高达8美分/千瓦。由于发电量严重不足,工厂经常断电,更加大了机器设备的损耗,生产成本无形提高。众多企业使用柴油发电机发电,使之成本攀升至14美分/千瓦,是正常用电成本的2.43倍,成为世界上生产成本最高的国家。由于尼日利亚公共电力供应不足,加之其它电源用电成本高,每天不能保证连续5小时的正常供电,致使尼日利亚制造企业产量下降30%,造成每年10余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另外,尼日利亚输变电能力差且电能损耗率高。目前,尼输电电压等级分别是330KV/132KV,33KV/10KV以及380V/220V。330KV输电线路长约5000公里,132KV输电线路长约6000公里。约4500公里的330KV输电线路靠19个主变电站联成网络。尼现仅有5个输电区和10个配电区,大部分地区如东北部、西北部及东南部至今没有电网设施。在有电网设施地区,电能损耗率高达30-45%。
2、电力设备严重老化,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据资料显示,尼日利亚20年以上的电力设备占13.9%,15年以上的占57.1%,10年以上的占79.6%。由于政府投资不足,国家电网设备陈旧老化、线路不稳固以及无完全回路等原因,电网经常发生跳闸和中断现象,对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威胁。故此,尼日利亚电力钢铁部对陈旧电力设备状况多次发出警告,明确指出电力供应设备存在年久失修的严重问题,供电彻底崩溃的隐患和可能性随时都会发生。尼日利亚国家电力主管部门也告诫小型生产企业,电力供应的糟糕状况对它们的生存构成严重影响。
3、电力工业高度垄断,腐败猖獗,管理水平低下
尼日利亚国家供电局成立于1972年,统管全国电力生产和电能输送、建设、运营、维护、管理、收费等。权力垄断、公务人员权力滥用,3.3万名雇员人浮于事,缺乏责任感和透明度使得尼日利亚电力部门的腐败行为被尼媒体列为众行业之首。在尼日利亚2091名调查问卷回答者中,电力部门官员涉嫌腐败犯罪的比例占总体涉嫌腐败的58%。据统计,由于尼日利亚国家供电局缺乏管理经验,尼日利亚40%-50%的用电款收不回来,仅拉各斯州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拖欠用电款超过25%。2003年回收用电款虽比2002年多回收100亿奈拉,达到588.17亿奈拉,但仍有相当多的电费无法收回。2004年,用户欠国家供电局用电款近100亿奈拉。电费不能如数回收,是阻碍尼日利亚电力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加大电力改革,反对腐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是尼日利亚电力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4、电力投资不足,电力业处境艰难
尼日利亚军政府统治20多年间没有进行过电力再投资,导致尼电力业的大部分设备超期服役且得不到维护和更新长达17年之久。奥巴桑乔民主政府上台后,虽加大了电力投资力度,但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腐败现象根深蒂固,吞噬了国家巨大资金,尼日利亚电力业仍然举步维艰,处于可怕的窘地。尼日利亚国家供电局是尼日利亚最大的天然气消费者,Egbin,Delta,和Afam三个火力发电厂每天消费天然气超过3亿标准立方英尺。尼日利亚每1000立方标准英尺天然气的市场价格为422奈拉,加之用电款不能收回,国家供电局只按每1000标准立方英尺14奈拉的价格支付尼日利亚天然气公司。尽管联邦政府对其用气进行价格补贴,但截止到2004年底尼日利亚国家电力局仍欠尼日利亚天然气公司80亿奈拉用气款,且欠款仍在逐步上升,联邦政府对此无能为力。支付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巨大反差严重阻碍了尼日利亚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尼日利亚天然气公司不得不减少或停止向尼日利亚国家供电局供气。2005年1月,由于尼日利亚天然气公司对Egbin热电厂天然气的供应,使得尼日利亚国家供电局减少发电量400兆瓦。同年4-5月,由于供气紧缺,尼日利亚国家供电局曾两次宣布减少发电量,每次减额达400兆瓦,占尼日利亚国家供电局全国发电总量的10%。2005年第一季度发电量从两年前最高发电量的4000兆瓦下降了2000兆瓦,造成尼日利亚处于极度缺电的阶段之一。
5、资源利用不合理,对天然气依赖性较大
尼日利亚水力资源丰富,并建设了若干大型水库和287个中小型水库,水力发电应该有着较大的发展。但尼日利亚目前只有3个较大水力发电厂,设计装机总量为1900MW,而实际发电量不足一半,占尼日利亚国家供电局发电总量的32%。287个小型水库发电设计装机总量为734MW,目前只开发了5%。另外,尼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炭储量在非洲排列第一,也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殖民统治期间,尼曾建立了2个煤炭发电厂,但由于煤炭开采量很低,加之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仅有的2个煤炭发电厂也被遗弃,至今没有一个煤炭发电厂,这是尼日利亚电力工业发展的巨大缺陷。
二、尼日利亚电力工业发展前景
从主观上看,奥巴桑乔1999年上台后,即号召通过私有化改变其电力业落后的局面。他2003年5月蝉联总统后,更加重视电力工业发展,着手起草并实施《2003-2007年尼日利亚加强和发展经济战略》,计划到2007年新建4个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400MW),鼓励建设以煤炭为燃料的发电站,开发Mambilla和Zungeru水电站,对Jebba、Kainji和Egbin电站进行第二期维修,将总发电能力提高138%,从4200MW提高到10,000MW;电力输送能力增长60%,从5838MVA增至9340MVA,总投资额约5亿美元;电力分配能力提高80%,从8425MVA提高到15,165MVA;到2004年底安装预付费电表,电费收付率达到95%;电力运输和分配损失率从44.5%降至15%;电力运营成本降低30%。为推动电力工业不断发展,联邦政府执行委员会2004年批准通过联邦政府电力和钢铁部制定的《电力资源开发10年规划》,并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规划》实施本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