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气会展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闻发布会
所属分类:会议动态
来源:科学技术部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日期:2018-01-03

时间: 2017年11月20日上午10时
   地点: 科学技术部
   内容: 新闻发布会由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巡视员解敏主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刁石京司长、专项技术总师魏少军教授分别介绍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重大专项的实施进展与创新成果,并一起回答了记者提问。

 

主持人解敏: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热烈欢迎媒体界的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在此召开本年度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第八次新闻发布会。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有关情况。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专项简称核高基专项。我们很荣幸邀请到核高基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工业和信息部电子信息司刁石京司长,专项技术总师、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教授来为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重大专项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会同各重大专项实施部门,围绕专项目标,认真组织,扎实推进,围绕国家科技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集中攻关,产生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有利支撑。在关键核心领域抢占了制高点,提供了新动能,开辟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升了我国科技和产业竞争力。
   在此之前,重大办召开了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新药创制、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等七个重大专项的新闻发布会,展示了重大专项取得的重大成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公众对重大专项取得的成果予以认可和肯定。在此,衷心感谢新闻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发布会,将围绕核高基重大专项进展状况、实施成效及其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专题发布。首先请刁石京司长介绍核高基专项进展情况。

 

刁石京: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社会各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国家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门的统筹指导下,工信部及实施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精心组织实施,经过广大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核高基重大专项的实施取得阶段性成绩,我们非常高兴通过今天的发布会向大家做介绍。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是电子信息系统的核心。通俗来说,航空、航天等领域中装备所需的关键电子器件,以及大家日常所用的手机、电脑、汽车、电视等产品中最为关键的CPU和操作系统都是专项的主攻方向。
   按照专项的定位,专项聚焦于器件、芯片、软件产业核心技术,瞄准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短板中的短板,着眼于对提升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战略方向,着力解决制约我国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是在啃硬骨头。
   自2008年组织实施以来,在相关部门协同推进下,核高基重大专项紧紧围绕“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支撑产业发展”两大中心任务,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以用促研,积极凝聚政、产、学、研、用和产业链各环节的资源力量,提升产业化支撑能力,构建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环境。
   具体来讲,一是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战略。强化企业在专项实施中的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营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二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进行系统部署。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实施为契机,统筹安排,聚焦重点,以系统整机带动CPU及基础软件的协同发展,推动服务器和桌面计算机系统的集成应用,实现“珍珠串链”,加快产业化进程。三是加强军民融合。深度挖掘军用项目的民用前景,吸纳民用优势资源,提高军用技术产品的研制起点,持续拓展军民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专项实施,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得到提升,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在技术上日趋成熟,以CPU和操作系统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日趋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有力支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一批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在重大工程中实现应用。核心器件关键技术与国外差距由专项启动前的15年以上缩短到5年左右,支撑装备可信电子器件自主保障率从不足30%提升到85%以上。超算CPU(双精度浮点峰值)运算速度达到了3万亿次每秒,与专项启动前2006年相比,CPU整体性能提升了600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专项核心软硬件成果的桌面计算机产品,实现重要示范应用。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38个代表团会议现场,以及办公、大会文件、多民族语言翻译工作采用全部基于专项CPU和操作系统成果的自主可控计算机和打印设备。这些重要关键点的突破,对提升全行业发展的自信心、助力中国在核心技术上的赶超和跨越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另一方面针对产业重点领域,专项抓住世界上对产业的分工调整和革命性技术不断涌现的机遇,以嵌入式CPU操作系统为突破口,实现了规模化的应用。在数字电视领域,专项经过3次重点部署,终于迎来曙光。智能数字电视所用的CPU、SoC,2014年实现了10万颗的应用,2015年达到了32万颗,2017年有望突破1500万颗,有力支撑智能电视的创新发展。在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手机终端,基于专项实施的SoC平台解决方案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接近30%,内嵌专项支持CPU的手机今年也将投入市场。这些成果普通用户虽然无法表面直接感知,但是对普及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具有重要的贡献,也直接影响了全球手机产业的竞争格局。
   在核心电子器件领域,通过专项的持续支持,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而且拥有了从几十万门到千万门级相对齐全的产品序列,能够满足航空、航天的关键领域对产品超高性能的要求,并实现了大规模的装备应用。
   通过十年的实施,专项聚集了一批产业中坚力量。截至到2017年,全国共有23个省、市、自治区近500家单位参与专项研发,累积投入5万多研发人员,国内CPU研发团队人数超过3500人。虽然在规模和水平上与国际最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是这支团队正在不断成为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宝贵力量。
   此外,通过专项的实施一批技术成果以知识产权标准的形式固化下来。截至2017年10月,民口方向的专利申请量为14700余件,专利授权量为7800余件,软件著作权和集成电路设计布图设计登记数量超过2500件,发布标准700余项。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下一步核高基重大专项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指示,继续围绕“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支撑产业发展”两大任务,瞄准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充分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推动上下游协同创新,与“中国制造2025”、“网络强国”等重大战略实施过程紧密衔接,瞄准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催生的新机遇,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刁石京司长,接下来请魏少军总师介绍核高基专项的创新成果。

 

魏少军: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媒体界的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核高基重大专项的关注。你们既是中国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见证人,也是长期以来核高基专项坚定不移的支持者,更是核高基专项成果的使用者,所以今天我很荣幸,能够代表核高基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向大家介绍一下核高基重大专项近10年来的实施成效。我的介绍主要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专项立项的背景。集成电路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领域。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中,我国集成电路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水平,得到巨大的飞跃。但是由于自身基础薄弱,“缺芯少魂”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本世纪初的前几年,虽然我们国家在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等领域,已经有了少量自己的产品,但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或小规模的探索性应用阶段。无论在产品的设计水平,还是产业化方面,与国外相比存在巨大的鸿沟,而工程化能力的差距就更大。用户不愿意用国产芯片、国产装备,愿意用国外的,因为可靠性、稳定性比较差。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在那段时间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需求在快速扩大,新世纪头10年,是我国电子产业飞速发展的十年。同时,随着整个信息网络建设的扩大,在一些特定领域、重点行业对信息安全的需求不断提高。以我们国家当时的技术能力,确实难以全面支撑这些需求,导致我国信息化建设对外的依存度过高,进而反过来制约了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为大幅度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于2006年开始组织编制重大专项的实施计划,2008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并启动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第二部分是专项的实施思路和技术路线。任何一个科技专项在实施过程当中,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路线,选择什么样的实施思路,都会极大影响专项的实施。专项在启动初期,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困难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主要产品的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差距之大,我们今天很难想象。以桌面CPU为例,当时国产计算机CPU主频最高到1GHz,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达到了3GHz以上。这个差距其实是体系结构、设计水平、工艺能力、EDA工具及终端产品工程化等产业链各环节综合实力的整体差距,并不是通过单点突破就能解决的,是整体工艺能力的体现。第二,操作系统与CPU各自独立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围绕CPU和操作系统的生态环境建设几乎为空白。操作系统当时主要还是在国外的芯片上开发,我们自己的CPU没有操作系统。因此,在专项实施前,我国基于自主CPU和操作系统桌面计算机整体性能,仅相当于国外同类产品的7%,基本处于不可用的状态。作为科研样品,科研展示是可以的,但是无法进入使用,更谈不上参与市场竞争了,这是我们当时碰到的大问题。
   为了实现专项的总体目标,解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专项确定了以下实施技术路径。
   第一,以核心技术的突破为主攻方向。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专项确定了以核心电子器件、CPU、SOC、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等为主攻方向,系统梳理了需要集中攻克的核心关键技术。通过集中优势资源,系统部署,实现单个产品的系统提升,为系统级应用奠定了基础。关键技术在产品当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所以我们还是抓住单项技术的突破,特别是关键的单项技术的突破,如果这些技术不突破,我们即便能够攒出一个所谓的产品,但是最终还是不可能发展的。
   第二,以应用牵引、整机带动、软硬件协同发展为主要推进方式。专项实施前,国产操作系统基本上只能运行在国外CPU上,国产CPU运行的软件主要是CPU厂商自己研发。没有商业软件开发商愿意为国产CPU开发软件。同时,整机厂家也不愿意为国产CPU建立整机生产,因为没有市场,或者市场竞争力太弱。为了实现在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的融合发展,专项以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需求为契机,面向特定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应用进行了多轮的课题部署,并利用新形势下的举国体制优势,组织近百家软硬件企业、系统集成商和用户进行协同攻关,系统化解决国产软件的适配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构建我国安全可控的生产环境,奠定了我国未来信息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格局。
   第三,以自主为核心,兼顾开放与合作。我国高端通用芯片与基础软件产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起点低,差距大。因此,无论在过去,还是在未来,核高基重大专项在技术发展上,始终坚持自主与开放相结合的道路。以自主为核心,着力培养高水平人才团队,构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产业发展的坚实技术体系。同时坚持开放融合,实现兼收并蓄的小步快跑。
   第四,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现代技术快速变革和迭代的形势,专项课题安排和组织实施中,充分考虑军民各自技术的优势,加强军民共性技术的研发和相互转化,以实现国防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现在我们的一些军用技术慢慢开始在民用上得到一些体现,同时民口的单位也开始参与军方的课题研究,两者可以有效地互补发展。
   第三部分是专项的实施成效。经过近十年的实施,专项取得显著的成效。第一是在关键技术和单品性能上实现了大幅的提升。核心电子器件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特定领域的关键技术与国外的差距由专项启动前的15年以上缩短到5年左右的时间。部分核心电子器件已经拉开了全面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序幕,单品性能大幅度提升,彻底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极大改变了受制于人的局面。
   在超级计算机处理器关键技术和产品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全部采用基于核高基重大专项支持的CPU成果的“神威太湖之光”,连续四次站到了世界超算TOP500第一名的位置。超算CPU取得的巨大成果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专项未雨绸缪,在2008年启动之初,就瞄准了超算CPU这一战略必争之地持续攻关。一类是传统的CPU攻关,还有一类像太湖之光CPU所用的特定CPU攻关。这个CPU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09年开始设立课题,2010年开始真正上机使用。刚开始也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我们坚持下来,坚持的结果是看到了我们的CPU站到世界之巅。第二是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以CPU架构上的创新,弥补了我们在工艺和应用技术上的不足。CPU的发展涉及内容非常多,有架构、设计水平、工艺等等,我们在工艺上工具上也许不如人家,但是我们抓住架构创新这一点,就站到了别人前面。
   第二点,桌面计算机整体系统实现从基本不可用到基本可用的历史跨越。基于国产CPU和桌面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产品是专项实施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核高基专项的重中之重。如果核高基在桌面计算机上没有突破,就不能算完成任务。因为一方面对手是强大的Win-Tel联盟,另一方面桌面计算机又是撬动我国信息安全整体格局中最为关键的一枚棋子。因此,攻克桌面计算机CPU和操作系统,打造安全可控的自主桌面计算机,是专项别无选择、必须完成的任务。
   这项任务非常难,前期的基础条件只有同期国际上7%的能力,所以一开始我们就处在非常不利的状态。以脱胎于科研院所实验室级的CPU产品、不足百人的队伍为起点,核高基重大专项围绕桌面计算机CPU研发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多条技术路径、多条产品路径、多轮课题的部署,先后调集国内近百家企业进行协同攻关,解决了近万技术问题,并组织大面积示范性应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胜劣汰,最终实现了基于自主CPU、操作系统的桌面计算机的实用化,从核高基专项实施前的基本上不可用,到现在完全可用。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基于专项研发的CPU、操作系统和桌面计算机产品,全天侯向会议提供服务,7×24小时稳定工作,满足了大会各类文件处理的要求。期间,数百台套设备无一出现宕机,经受住了高强度的严苛使用条件,得到相关领导的高度赞扬。
   其实,在此之前,近万台套基于国产CPU、操作系统的桌面计算机,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多个领域实现了重要的示范应用。正是由于专项的严格要求,才保证了专项成果向产品的成功转化。同时,这也标志着核高基重大专项在桌面计算机软硬件核心任务上取得重大进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现在我们的桌面计算机的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10万小时,达到了国际同档次产品的先进水平,可以放心进入市场竞争。
   第三,专项成果有力支撑产业的发展。我们有两大任务,一个是国家战略,一个是产业发展。我们非常关注产业发展,因为国家安全需要靠产业技术来支撑。没有强大的产业力量的支撑,我们信息安全、国家战略就没有根基。以国家战略重大工程及行业领军企业为依托,专项面向产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应用进行了系统部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举一些例子,基于C-core的SOC芯片累积销售超过4.5亿颗,居全球第三位。智能电视SOC芯片累积出货量超过2000万。三年以前,我们国家所有的电视核心芯片,全部依赖进口。在核高基重大专项支持下,我们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智能芯片的零的突破。现在每年已经有20%的国产智能电视采用的是我们自己的芯片。再过几年,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提升。阿里云智能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装机量已经超过1亿台,珠海全智移动终端SOC在平板电脑、数字家居与智能家居等移动智能终端领域销售超过5300万颗。我国展讯通信移动智能终端系列芯片年出货量超过6亿只,全球市场占有率接近30%。展讯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移动通信手机芯片的供应商。UC基于课题成果开发中的新一代移动浏览器,目前活跃用户的数量已经超过5亿,其中海外用户达到1亿。百度大型网络应用及服务平台聚集了250万开发者,在38个城市建设了48个创新创业中心,有力支撑了我国双创政策的落实和发展。WPS办公软件全球应用超过8亿用户,占国内采购市场的80%。WPS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也逐渐的成为一个重要的办公软件提供商,成为微软办公软件的强有力竞争者。民航信息公司基于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的民航客票交易系统,在国航、东航、首都航空、西藏航空等实现了应用,日均客票处理价超过50万张,服务全球5亿用户。阿里云与上汽合作推出的互联网汽车累计销售超过25万辆,获得用户的喜爱,用户运行在普通的高速公路的同时,也同时运用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将车与互联网连为一体。
   有几个主要的数字,2008年-2016年8年间,中国集成电路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左右,与核高基相关的集成电路复合增长率22%左右。这两个数字很高,当期及上年均复合增长率2-3%,从价值上看我们集成电路产业产品的自给率,已经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了翻番,达到了26%。主要应该说是核高基专项推动所造成的。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在集成电路产业中的份额超过了20%,现在进入30%。我们主要集成电路产品的突破都是在核高基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实现的。换句话说,核高基重大专项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引领和带动作用怎么说都不过分。
   第四部分是下一步技术方向和策略。与专项启动之初相比,我们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技术基础仍然薄弱的现状,还是没有彻底改变。
   刚才我说了很多的成绩,静下心来看我们差距还是非常大。
   下一步专项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部署。
   一是聚焦短板,重点提升服务器CPU及基础软件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不同技术路线通过赛马优胜劣汰。这个我们已经在开展了,已经形成了2-3个安全可控的服务器软硬件平台,一旦突破服务器软件平台以后,就能构建从云端完整的产业体系。
   二是整合单品构造平台,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以及市场竞争,平台及产品已经成为应对的重要手段。专项将以前期支持的成果为基础,面向产业竞争的主要领域,构建基础软件平台。我们准备打造软件级平台,不能在百花齐放的时候,完全放任自流,要形成几个主流有实力的有品牌的平台。
   三是抓住技术变革的历史机遇,实现技术的追赶和跨越。在基础技术,通用技术等传统领域,要想实现技术的颠覆,可能性是不大的。但我们要奋起直追,缩小差距。在积极部署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非对称技术和杀手锏技术。不是我们不去关注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因为我们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它更多是瞄向未来5-10年的技术发展,而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来说,我们要解决重要实际问题。我们要在通用技术基础技术上加快追赶,重点要放在非对称技术和杀手锏技术。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处在一个大发展时代,工业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智能汽车机器人的发展,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专项将以新兴业务为牵引,瞄准前沿核心技术构建与国家战略和产业支撑相匹配的架构和体系,最终实现换道超车。
   我的介绍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魏总师,下面请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是新华社记者,刚才听完几位领导的介绍,对核高基专项有了一个非常系统的认识,感受到核高基专项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主要问一下魏总师,您也提到了一句话,我们在发展别人也没有闲着,在取得领先和进展的同时,我们与国际还存在一些具体的差距。请您介绍一下,如何才能让核心电子器件快速发展呢?
   魏少军:我们还是回到核高基专项的核心CPU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知道CPU的发展,在本世纪头10年的中间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从单核向多核扩展。在专项实施前把我们软件和硬件综合能力跟人家一比只有7%。这十年过去了,国外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看到国外主流的桌面计算机CPU已经进入4核阶段,主机没有太多发展。但是人家在多线程运行效率方面已经有非常高的变化,应该说人家发展的速度之快,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也在奋起直追。我们现在也有4核,有一个重要的指标SPEC,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国外大概是在三四十的状态,我们原来可以说忽略不计,早期没有这个指标评价的时候我们在综合评价,按照那个指标评价我们大概只有人家的百分之一二。现在我们讲,在同样的指标体系情况下我们已经达到50%以上了,我们基本上达到了50%这个技术指标。如果从综合应用体验指标来看,我们已经跟国外水平基本上差不太多,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已经不会明显感觉到有很大差别。如此看来,我们基本上做到了完全可用。
   除了这个指标之外,我们原来之所以不被人接受的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不稳定,用着用着死机了。从科研成果向产品商品转化的过程当中,科技只是一个方面的指标而已,我们更看重是工程化的能力。工程化能力的提升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乏可以做出一个指标很高的样品,但是要做到市场应用能被广泛用户认可的产品,这完全是两码事。所以,核高基专项让我尤为自豪的不是单项指标的提升而是这个产品能够真正被使用下去。
   下一步我们仍然采取这样的方法,这种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能够让科研单位,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发展,而不是用政策保护起来,让他们躲在防空洞中,所以如何让企业在竞争当中成长,这是核高基专项管理当中非常注重的一点。
   大家也知道,我们原来承担CPU国家科技研发项目的单位不少,现在慢慢的已经少了。这是发展当中的优胜劣汰,要坚决地淘汰一些不合格的企业和单位,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我们必须坚持下去。
   刁石京:刚才你问的问题很好,我觉得最难啃的骨头不是技术问题,因为我们是在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向纵深的领域去发展。其实我们在下一步发展中还有两个事情,充分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一个是发挥系统优势,不是追求技术指标,是追求整体系统的可用能力,我们产业体系非常全,我们怎么把这个体系性的优势利用好,让整体的系统应用水平提上去,这是我们在前期发展中一个很好的经验。今后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提升我们的水平,提升我们的竞争优势。
   第二个,怎么把握好当前的产业发展机遇,比如说刚才魏总师介绍的,我们在超算多核CPU上有我们的优势。现在产业发展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更加讲究效率和多线程复杂数据的处理,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把我们原有的优势和我们自己对市场的定位和把握,跟我们系统结合好,从我们过去的依靠跟踪模仿逐渐地走向自主把握产业发展方向,这时候应当更好的发挥我们的优势。

人民邮电报记者提问:你好,我是人民邮电报的记者。听了刚才的介绍以后,我感觉我们在核高基领域里边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有些特定的市场,刚才介绍了十九大,包括超算领域。但是给大家的感受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国产的硬件系统还是太少了,像智能手机和电脑用的产品,目前还是国外系统占主导地位,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怎么样把我们所取得的成果更快速的推向市场上的应用?
   魏少军: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好的。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来说,我们目标很清楚,不完全是特定市场,我们希望产业得到发展以后能够占领公开市场。但是这个过程相当漫长和痛苦,但是也有成就,比如你刚才提到的通信市场,我们在移动通信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在全球将近30%,这个数字不算小。如果换到智能手机这块数字比较小一点,大概是18%。这两个数字是我们在国际上统计出来的数据。
   随着未来手机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我想我国智能手机发展的速度所占比率还会提升。如果大家注意到今年我们有两款,实际上三款芯片在国际上引起比较大的反向。一款是华为的麒麟970,这款芯片支撑了华为现在的Mate10,从它的性能看已经不输三星、苹果这样最高端的手机了。从它使用的方便性,系统的反应等等各方面已经相当不错了。展讯在8月份推出两款芯片,标志着展讯从过去的以中低端为主向中高端为主的一次战略性的转型,这些都表明了我们在移动通信终端芯片上现在正在快速进步。
   刁石京:我们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如果只限定一个专业领域,或者一个很小的市场是没法培养起一个大产业,没法培养起竞争力的。我们的CPU和操作系统必须走向民用广阔的竞争市场当中。我们原来课题部署的时候一直想着这个目标,无论手机芯片还是智能电视,智能电视现在累计接近2000万颗了,都是为了最终目标的实现,但是需要一步一步的积累,关键是通过项目的带动、通过市场的积累最终把企业能力培养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最后的目标。我们有现在的基础,特别有国家巨大的市场和相应战略的驱动,我们企业的能力会很快提升起来,就可以进入更加广阔的市场了。
   从现在发展趋势来讲,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实施,从过去完全的跟随者、被动使用者,发展到了一个市场的积极参与者、市场技术发展的积极参与者。现在国际上制定任何标准、发展新产品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忽略我们,而且我们的企业在架构的演进和指令的拓展当中都在积极参与。

中国电子报记者提问:我是中国电子报的记者,我刚才听到魏总师提到了核高基实施关键是对自主能力的提升上。请您具体谈一下,专项的实施对我国的电子信息领域可持续能力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魏少军:我们经常问核高基专项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做几个产品还是为了突破几个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的奖?这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什么?第一我们有一支团队,第二我们要有一些平台,最重要我们要有强大的企业队伍。首先是我们的团队,团队的建设是核高基专项非常关注的。刚才刁石京司长在介绍当中也谈到了,我们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有数万科技人员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任务的研究,这些课题任务都不容易,难度都很大,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靠干出来的,所以重大专项是通过实干,通过支持这些企事业单位来承担重大专项,使国内科研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第二就是平台的建设。科研要平台,技术发展要平台。我们集合了上百家单位就软件和硬件集中攻关,今后再出现问题我们知道怎么解决它,平台在哪儿,资源在哪儿。第三,我更看中企业。在专项支持范围内,已经有不少家企业进入世界前十的。这些干企业对我们后续的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这些企业不但自身发展很重要,围绕他们的发展所形成的集群效应,对提升我们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要。
   刁石京:归纳起来我觉得就是两大方面。一个是创新体系,通过专项的带动形成产学研用的体系。第二,培育出领军企业,在一个领域上要做这件事要有一个带头的,这两个实际上就是我们持续发展的力量。当然后面通过什么手段来做就是产品平台,通过专项形成了产品,产品在不断演进和发展以及应用当中带动我们整体水平的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刚才介绍我们国家核高基专项与信息产业发展有重大的作用,想问一下专项在体制机制方面,有什么新措施或者新的理念,针对什么问题做的改变?
   刁石京: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实际上重大专项也好,或者其他任何科研项目也好,创新发展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这方面专项做了很多的探索,第一是着眼于生态,实施软硬结合整机联动。过去我们部署的项目相对散小,只是针对某一个问题,比如CPU。但是CPU未来的技术和成长是需要跟生态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在部署方面做了相应的改进,我们把整机拉进来,把软硬协同起来,把应用也放在一起考核它的应用成果,最终能不能用,体验怎么样,所以第一点是要打造我们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第二是着眼于能力建设实施大企业战略。以往参加科研的大多是院校和研究所,因为重大专项是最终面向产业的,要支撑产业发展的,所以我们在这里要实施大企业战略。首先从立项上着眼于产业的需求,从对整个产业技术发展能够有带动性的框架设计课题,充分征求产业界的意见,形成重点方向、重点课题。其次,强化企业在专项实施中的主体地位。一定要找大企业、有实力的企业、能够构建产业生态的企业参与进来,而不只是进来解决某一点的技术问题。再次,鼓励通过多种手段激励企业的研发投入。只有当企业把课题方向作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的时候,企业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的时候,这样的企业才能承担。这一点非常重要,既是企业自己的战略,同时也是国家的战略,国家投入作为引导,让企业为自己的生存和未来发展努力。最后,落实到具体上是要支持大企业牵头,同时它要围绕着课题,围绕应用和企业的发展建立起相应的产业联盟,促进它成为主体并且打造产业链,打造创新链。
   第三是着眼于国家的战略需求加强军民融合。大家都知道,CPU也好,核心器件也好,软件操作系统也好,都是通用产品。要打造一个具备可持续的发展能力的大生态,同时满足我国重大装备的需求,就必须强化CPU与基础软件发展的军民统筹,注重发挥军民的各自优势,把这两方面结合好。此外,要加强军民共用技术的开发、军民技术相互转化及推广应用,以重大装备的发展作为引领,深度挖掘军用项目的民用前景,吸纳民用优势资源。核高基专项具备基础性、通用性的特点,因此,研发着力点要落在基础层面,不能分散。但在某些特殊领域,可以针对统一基础平台上的特殊研发需求,来做好军民融合。比如将软件产品、高端通用芯片与军的探测、通讯、武器等有机结合,推动军民两业相互促进,不断的拓展军民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第四着眼于市场统筹资源,围绕国家战略系统部署形成合力。核高基专项整体部署时,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02专项联动,统筹规划、系统部署,加速推进专项成果的应用及产业化,形成产业链,为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另外,国家投资基金投资的项目里有百分之六七十都是重大专项支持过的项目,这充分体现了重大专项的引领和突破作用,以及在国家投资基金后续市场的支持作用。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刁石京司长,谢谢魏总师,谢谢新闻界的朋友,谢谢大家。

免费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