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金属管材,经由激光器的细密加工后,再由机器人弯折,并完成表面处理;一块瓷砖,经由手机软件操作,即可完成经自动搬运系统、智能小车送到仓库的整套流程……这些智能装备都即将在第三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展示。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部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其中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的主阵地在佛山。
三年来,佛山引进培育了数百家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企业,积极开展智能制造装备示范应用推广,培育了一批从事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集成商,全面提升陶瓷机械、木工机械、塑料机械等专用装备的智能化、集成化水平,在家电生产等领域开发出智能化生产线。佛山已经初步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助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三水区恒力泰生产的重型压砖机,占据全球市场最大份额。/佛山日报记者陈浩森摄
应用拉动
集聚机器人企业过百家
在佛山市伟仕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由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佛山华数”)为其量身定做的机器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涉及12条生产线、80台机器人,经过改造后每条生产线节省4名工人,8个月内就能完成100%的投资回报率。
目前,佛山华数与智能装备经销商、集成商合作,为佛山众多企业进行自动化改造。
“去年,佛山华数的机器人销量达700台,这一数字同比增长迅猛。”佛山华数常务副总杨林称,销量增长意味着更多的工业机器人走进工厂,助力佛山制造业提质增效。以产品打磨为例,由于人工力量不恒定,产品合格率只有70%,而使用机械人自动打磨后,合格率可达98%。
佛山华数只是佛山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速成长的一个典型案例。
此前3年,佛山市政府通过实施《佛山市扶持企业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实施方案(2015~2017年)》,实施应用机器人改造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0多家,佛山投入近2亿元资金扶持企业,应用机器人超6000台。今年上半年,佛山全市新增7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应用机器人,新增机器人应用1155台,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陶瓷、家电、机械装备以及金属材料加工等行业领域,用以替代搬运、焊接、码垛、喷涂、装配、冲压等工种。
在此前相关政策基础上,佛山继续加大智能装备发展的扶持力度,今年已草拟《佛山市推动机器人应用及产业发展扶持方案(2018~2020年)(初稿)》,拟用3年时间,培育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对于一旦被认定为机器人应用示范企业或是突破机器人本体制造重大技术瓶颈的骨干企业,新发布的扶持方案给出了最高一次性可补助800万元的重奖。
智能制造是佛山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在企业应用需求的带动下,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业成为佛山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最迅猛的板块。目前佛山全市规模以上智能装备制造企业300多家(其中包含约100家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超700亿元。
德国库卡、日本安川、日本发那科、瑞士ABB、意大利柯马、日本川崎以及华中数控等世界机器人行业巨头纷纷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入佛山,给佛山带来人才、技术、服务等各类创新要素。
佛山也涌现出一批强大的本土机器人企业:嘉腾公司研发的AGV搬运工机器人获得德国红点奖,打进欧美市场;利迅达公司2016被评为中国机器人系统集成十强企业;广东伊雪松机器人设备有限公司开发了自助接报案笔录机器人,市民报案找机器人即可在15分钟内完成笔录;佛山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的“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用伺服电机数字化车间”项目入选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
广东伊雪松机器人设备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 /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传统优势产品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只要按一下异常按灯系统上的按钮,送料机器人就开始从仓库自动运输材料到产线上,接着底座安装、注塑、抛光、打磨等工序都通过机器人自动完成,30秒就做出一个电饭煲……广锻、鼎峰等顺德装备制造企业联合打造的家电无人生产线,在多个展会惊艳登场。
在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智能装备制造业兴起的同时,佛山传统优势装备的智能化、集成化水平也在提高,成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中坚力量,并推动佛山轻工业加速升级。
一鼎科技全面转型做窑后全自动生产线,并开发出工业云产品,武装佛山陶瓷生产企业; 丰凯机械开发出的高速剑杆织机、提花织机等新设备让纺织企业大幅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联塑机械不仅开发出注塑车间自动化生产设备,而且可以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让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实时掌控工厂运营情况; 威德力从最初制造木工机械单机发展到现在提供家具信息化、数控化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传统专用设备与通用设备制造商,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华丽转身成为智能化工作母机制造商以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它们的市场占有率也在持续提高。目前佛山陶瓷机械、木工机械约占全国市场的85%和50%,塑料机械、压力机械约占广东市场的30%和40%,陶瓷压机、床具机械、注塑机等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甚至国际领先。
佛山市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佛山日报记者黄才文摄
产业集群带来的佛山实力
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大背景下,佛山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佛山众多传统企业也开始应用机器人,推动生产过程、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在一些传统制造行业中,机器人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升级在某些工序某些环节或某项企业运营要素上已经产生了突出的效益,而且这些应用和改进是佛山大多数业内企业都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佛山市经信局局长刘铭恩说。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着重描述了“佛山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依托南方风机、科达机电、广东锻压、伊之密、东方精工、丰凯机械等骨干企业,推进3D 打印产业化项目建设,积极向智能化、全自动、成套、精密、数控和进口替代方向发展”。近年来,传统优势企业集聚一起,打造智能化机械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家电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
佛山市南海区及佛山高新区三水园,作为佛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以智能测控设备、关键智能基础装备、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设备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入驻企业343家,其中产值超百亿元企业1家、产值在10亿~100亿之间的企业10家,吸纳就业人员约8万人。区内有佛山南海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围绕行业需求,建设机器人、精密装备、3D打印等技术研发中心,提供技术支持。2016年集聚区实现产值1706.9亿元。
在禅城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覆盖欧洲工业园、智慧新城、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等9大主题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智能测控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关键智能基础装备、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目前,禅城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产值在10亿~100亿之间的企业11家,2016年集聚区实现产值697.8亿元。
在顺德,形成了以“一个产业基地+四个配套园区”为主要产业基地的通用及专用装备产业集聚区,拥有美的集团、科达洁能、伊之密等企业144家。政府建设一批如广东华南机器人应用研究院等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资助智能制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发类平台建设,导入科技金融要素。2016年集聚区实现产值716.6亿元。
龙头企业
广东昭信:
技改改出来的智能制造服务商
一家员工近万人的企业,如何做到裁员至4000多人后生产效率不降反升?一个定位为“以退为进”的企业,如何在退出的过程中寻求自我突破?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平洲的广东昭信集团的答案便是:自主研发智能制造装备,主动拥抱和输出智能化装备。
广东昭信集团是一家集光电子产业为主体,集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口贸易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在已经形成半导体外延装备—外延芯片材料—封装—应用服务的LED全产业链。从小夹具技术改进,到半自动化生产,再到智能制造,昭信集团十几年来都在经历着智能升级的过程。
从机器改造到自制机器人投入生产,昭信集团并不满足于现状。2015年《中国制造2025》 发布之际,昭信集团先人一步,大胆决定将其研发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推向市场,做智能制造集成方案供应商。
于是,2016年广东昭信集团成立广东昭信智能装备公司,专注电子元器件及LED行业自动生产线的研发、生产。成立不到半年后,昭信智能装备已实现销售近300万元,其合作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在华制造工厂、上市企业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广东昭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凤仪说:“这两年,昭信积极布局智能照明和智能装备领域,并向新光源的顶端新材料方面延伸。我们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创新技术和产品。去年公司为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投入超过500万元。我们与多家高等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与行业结盟协同创新,成效明显。目前获得了半导体领域国内外专利达192项。公司还与国外技术团队合作,进行顾问式辅导。”
宏石激光:
智能装备制造的后起之秀
位于顺德区北滘镇碧江工业区的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激光切割、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从注册资本仅10万元的小企业到年销售额达到5亿元的激光切割设备细分领域行业领军企业的质变。
成立之初的宏石激光主要生产应用于皮料、服装面料切割的低功率非金属切割设备。但从2014年起,宏石激光开始进入中高功率激光金属切割设备领域,与全球顶尖的激光器生产企业合作,将激光技术应用到金属切割、金属焊接中,为国内企业提供高端激光智能装备。
目前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掌握着数控系统、精密切割头、高速传动系统核心技术,拥有高功率、切管自动化、小功率三个标准化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公司目前拥有40多名研发人员,他们都是激光切割设备行业内最顶尖的人才。这种在人才与技术的保障之下,宏石激光迅速在业内站稳脚跟。
如今,宏石激光的设备已经被格力电器、温氏集团、伊之密等多家知名企业应用。企业年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1.8亿元一路跃升,2016年达到5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10亿元。除此之外,公司研发的单款激光切割机全球卖出3000台,目前已有超过15000台宏石激光生产的激光加工设备在全球范围内应用。
未来,宏石激光计划将公司的产品研发与实验室放到全球激光应用最先进的地区,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目前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要想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就要向国际大公司看齐,学习最先进的经验与技术。”宏石激光总经理常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