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继续来看“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延伸”的报道,今天我们关注的是风电行业。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我国的风力发电产业在过去的十年时间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期。现在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排名全球第一,约占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的近三成。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的风机设备制造企业一度超过80家,而现在有经营业绩的还不到30家,竞争激烈可见一斑。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一家央企是如何从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延伸发展。
正文
这里是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北京的运行技术中心,通过云平台显示屏,技术人员可以看到公司机组在全国各风电场的运行情况。
同期:国电联合动力公司运行技术中心主任查显宝
我们这个是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数字监控中心,在北京,我们可以对一百多个风场,四千多台风机,进行动态的全面的监控。如果哪一台风机出现任何故障,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快速地处理和排查。
同期:国电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费智
我们原来的运行模式是比较分散的。集约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这样一个管理可以降低这个风电场的运营成本,位业主创造更多的效益。
正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一个大型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国电联合动力在紧抓研发和生产的同时,还专门打造了一支运行维护服务团队,现在这个团队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一千人。专业的运行维护人员会直接进驻风电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同期:国电联合动力天津沙井子风电场现场经理杨朋飞
这个界面是咱们风机整体的监控界面,蓝色代表风机正常运行状态,黄色代表维护状态,就是检修状态,绿色是待机状态,就是风速不足3米每秒,如果风速超过3米每秒的话,它会自己启动。某台风机报故障的时候,它会显示成红色状态。
正文
杨朋飞是国电联合动力运行维护团队的一名现场经理,他被派驻到这个风电场已经3年时间了。随着前几期工程陆续建成投产,他们将工作重心转到了风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根据客户的需求,他们现在还为风电场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
同期:天津国电洁能公司沙井子风电场技术员胡成栋
我们现在培训主要是现场的一些日常维护,还有故障排查之间穿插进行。
记者:这个风机有多高?
咱们这风机大约有80米这么高,就相当于20多层楼这样的高度。
记者:爬上去得花多长时间?
大概每次爬上去是5—10分钟,然后在风机上进行一些清洗、加油之类的一些维护。
记者:那要多长时间可以完成?
大约两个小时左右。
正文
以往零部件的储备大多靠风电场自己采购,不仅周期长而且占用资金量大。现在,国电联合动力推出了备品备件供应服务,在他们供货的每一个风电场,都建立了一个备件库房。
国电联合动力:加强研发 提供定制服务
正文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底我国风电的累计装机容量超过9000万千瓦。而根据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风电的总装机容量将会达到2亿千瓦。
风电的市场前景看好,一些企业目前已经着手加强研发,通过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以取得未来的竞争优势。
同期:国电联合动力保定公司总经理王洪斌
以后的那个风场的发展条件它是定制化风机,有些地方是风是可以达到那个很好的风速的,有一些地方的风速是不行,所以说业主会采用一些定制化风机。你看我们现在研发的这么多的机型,有高风速的、有低风速的,有高海拔的、有低海拔的,有那个海上型的风机,就是为了满足以后风场的不同需求。
正文
王洪斌告诉记者,前几年,风电场大多建在风资源条件好的西部地区,而现在东部地区也在大力发展风电,他们就根据东部地区的气象条件,研发了大叶片低风速风机,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同期:天津国电洁能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顾新
在东南沿海地区,由于风资源比较差,相对来说,对风机设备的要求就比较高。要求更适合这种低风速条件下的机型。我们目前已经建成了三期,相当于99台风机已经建成了,那么我们四期全部建成以后有132台,那么我们的发电能力每年能达到3.8亿度,可以供20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
正文
延伸服务会增加企业价值。业内人士分析,国内风机的使用寿命一般为20年,保质期一般为2年。保质期后的运行维护的成本一台大型风机一年至少需要10万元。这些都为生产企业后续的增值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同期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褚景春
我们现在有6万多台的风机已经进行了装机,这相当于如果每台按10万块钱一个维护费用,就相当于60亿。按照国家的战略规划、风机装机的增加,我们到2020年,将是现在装机的一倍,那时我们后市场的服务,将有百亿左右的一个市场。